pinterest.com
1130 字
6 分钟
信息如此脉动:「计算机网络」课程笔记·期中
计算机网络
Chap 01 计算机网络概述
基本概念、计算机网络结构、网络核心
网络性能、网络体系结构、发展历史
计算机网络基本概念
- 数据包的分组交换靠路由器和交换机进行
计算机网络的组成(结构上)
- 硬件
- 主机(端系统)
- 通信设备(e.g. 路由器)
- 通信链路(e.g. 网线)
- 软件
- 实现数据交换的软件
- 协议
- 规定计算机网络的通信规则
- 硬件、软件共同实现
计算机网络的功能
网络协议
- 定义:简称为协议,是为进行网络中的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、标准或约定。
- 作用:规定了通信实体之间所交换的消息的格式、意义、顺序以及针对收到信息或发生的事件所采取的“动作”
- 组成:三要素,语法、语义、时序
数据交换
- 电路交换
- 三个阶段:建立连接 通信(传输数据) 释放连接
- 特点:独占资源,没有存储转发时延,不支持差错控制
- 共享中继线技术:多路复用
- 频分(占用不同带宽资源,aka 频率范围/频道)、时分(分为等长的时分复用帧,每个人占用一帧的固定序号时隙)、波分(光的频分复用)、码分
- 报文交换
- 特点:无需建立连接,以报文为单位在交换节点间存储转发,支持差错控制,不定长,存在存储转发时延
- 分组交换
- 特点:在报文交换的基础上拆分为定长的分组在交换节点间存储转发,转发时间、缓存开销小,控制信息占比增加
- 电路交换
- 报文交换
- 分组交换
计算机网络的性能指标
- 速率:数据率/数据传输速率/比特率
- b/s bps kbps Mbps Gbps(B/s = 8 b/s)
- 带宽:某信道的最高数据率
- 节点间通信实际能达到的最高速率,由带宽、节点性能共同限制
- 时延:数据(/报文/分组等)从链路一端到另一端所需时间
- 时延带宽积:一条链路中,已从发送端发出但尚未到达接收端的最大比特数
- ,单位 bit
- 丢包率
- 吞吐量: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个网络(/信道/接口)的实际数据量
- 吞+吐
OSI 参考模型
物(物理)联(数据链路)网(网络)叔(传输)会(会话)使(表示)用(应用)

TCP/IP 参考模型
接(网络接口)网(网络)叔(传输)用(应用)
Chap 02 应用层
概述、基本原理
Web、Email、DNS、P2P、Socket 编程
FTP SMTP HTTP
网络应用的结构
- C/S 客户机/服务机结构 P2P 点对点结构
域名系统 DNS
文件传送协议 FTP
电子邮件
HTTP 超文本传输协议
Chap 03 运输层
传输层服务、复用和分用、无连接传输协议 UDP、可靠数据传输、滑动窗口协议
面向连接传输协议 TCP、拥塞控制
TCP UDP
传输层概述
- 功能:进程和进程之间的逻辑通信;复用和分用;对收到的报文进行差错检测
TCP 传输控制协议
- 面向字节流、面向连接、可靠、时延大、适用于大文件
UDP 用户数据包协议
- 面向应用报文、不可靠、无连接、时延小、无拥塞控制、适用于小文件和实时应用
复用和分用
- 流量控制方法
- 停止等待协议
- 滑动窗口协议
- 后退N步协议
- 个比特编号,发送窗口尺寸为 ,接收窗口为
- 累积确认;接收方只按顺序接收帧;确认序列号最大的、按序到达的帧
- 选择重传协议
- 个比特编号,发送窗口 最好 接收窗口
- 接收方对窗口内的帧来者不拒;只重传出错帧
- 后退N步协议
- 停止等待协议

信息如此脉动:「计算机网络」课程笔记·期中
https://leehenry.top/posts/debug_2_deploy/notesarchive/计算机网络期中复习/