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1.x] 知识点提纲
[1.1.x] 行列式
- 二阶行列式计算
- 主对角线 副对角线
- 三角行列式计算
- 上/下三角:主对角线元素乘积
- 行列式性质:
- 某行/列的k倍加到另一行/列,行列式值不变
- 某行/列所有元素公因子可以提到行列式外
- 交换两行/列,行列式值变号
- 行和相等行列式计算
- 把后面所有列加到第一列,提公因子,使得第一列全部变成1
- 行变换,化成三角行列式
- 范德蒙德行列式计算
- 特点:
- 第一行/列元素全为
- 每一列/行元素均为等比数列,且公比元素在第 行/列
- 结果为公比元素作差再相乘
- 特点:
- 爪形行列式计算
- 通过提公因子,将主对角线第 个元素化为
- 化为三角行列式
- 余子式、代数余子式
- 余子式 无符号;代数余子式 有符号
- 行列式 某行/列元素乘以相应代数余子式后求和
- eg. 求
- 把行列式 中 分别替换为对应系数 后再求行列式即可。
- eg. 求
- 通过 和 的代换,将原式化为:
- 再系数替换,求新的行列式
- 用拆和的方法计算行列式
- 当行列式某行/列为两数之和,行列式可分解为两行列式之和(其余行/列元素不变)
- 当行列式某两行/列元素成比例,行列式等于零
- 拉普拉斯公式计算行列式
- 若不符合主对角线形式的拉普拉斯公式,可以通过行/列调换使得其变成主对角线形式
[1.2.x] 矩阵
-
矩阵的乘法
[Tip]
矩阵乘法不满足交换律,满足分配律
-
抽象矩阵求逆矩阵
[Key]
根据条件出发,找出相乘为E的矩阵[Key]
拆出来 or 长除法[Tip]
对 而言,根据 找出相应的
-
数字型求逆矩阵
[Key]
利用行变化法求逆矩阵:[Key]
二阶矩阵逆矩阵秒杀“两调一除”: ;[Tip]
方阵 可逆
-
求解矩阵方程
-
- 前提都是 存在
- ;
- 用来解决矩阵方程中的
[Tip]
行列式外系数乘进去是一行/一列;矩阵外系数乘进去是每一个元素
-
方阵的行列式
- ; ; ;
- ,就是说不能把里面的各个方阵分开求行列式再加和
[Tip]
提出来行列式内系数 的时候也要注意,若方阵是 阶,提出来的是
-
方阵的转置与逆
-
矩阵的秩
- ,则
- 满秩矩阵 非奇异矩阵 矩阵可逆 对应行列式不为零
- 秩也是矩阵中线性无关行(或列)的最大个数
-
矩阵秩的不等式
- 对
- 对
- 若
- 若
- 若
[1.3.x] 向量组的线性相关
-
判别向量组线性相关性-数字型
[Key]
两个向量 相关 与 对应成比例 方阵[Key]
多个向量 相关(无关)
-
判别向量组线性相关性-抽象型
[Key·1]
逆向思维,复杂矩阵抽离成简单分块矩阵相乘:- eg.
- eg.
[Key·2]
线性无关,则:- 换言之:
-
求向量组的秩和极大无关组
[Key]
矩阵 的阶梯型中非零行数[Key]
的极大无关组一般取阶梯型“拐弯处”所在列向量- eg. ,则 可以构成一个极大无关组
[1.4.x] 线性方程组
-
齐次方程组 的求解
-
[Tip]
系数矩阵的列数( 中的 )就是未知数的个数 -
基础解系:当 有无穷解时,解集的极大无关组为基础解系
[Key]
基础解系含解向量个数为[Tip]
基础解系含解向量个数 未知数个数有效方程个数自由变量个数
-
基础解系求法:
- 把系数矩阵化为行最简形。
- eg.
- *“非拐弯处变量”*作为自由变量,有 个。
- eg. ,
- 通解
- 把系数矩阵化为行最简形。
-
-
非齐次方程组 的求解
-
非齐次方程组通解 齐次方程组通解 非齐次方程组特解
- 齐次方程组通解:用
1.
的方法 - 非齐次方程组特解:一般令
1.
中自由变量为0,导出 (实际上就对应行最简型的最后一列补0)
- 齐次方程组通解:用
-
通解为
-
带参方程组求解
- 翻译条件,归纳为无穷解/唯一解/无解从而得出相应方程关系,再根据
1.2.
知识求解。
- 翻译条件,归纳为无穷解/唯一解/无解从而得出相应方程关系,再根据
[1.5.x] 矩阵的对角化
-
数值型-特征值与特征向量
- 求 特征值方法:由特征方程 解得 即为 的特征值( 称为特征多项式)
- 求 特征向量(对应特征值为 ): 的基础解系
-
抽象型-特征值与特征向量
-
已知抽象矩阵的特征值,求关于抽象矩阵的新矩阵特征值
-
关于 的性质:
-
几何重数: 是 的 重特征值,称 的几何重数是 代数重数: 对应 个线性无关的特征向量( 为 的维数),称 的代数重数为
- 几何重数不大于代数重数()
-
若 的特征值为
- 对应特征向量 线性无关
- 【 的行列式等于特征值之积】
- ,
- 至少有一个特征值为0 的特征值均非0
- 【 的迹等于特征值之和】迹:矩阵主对角线元素和
-
若 是 特征值, 是对应特征值的特征向量,有
-
-
-
-
相似矩阵
- 存在可逆矩阵 使得 ,称 相似于 ,记为
- 性质
- 自反性:
- 对称性:
- 传递性:
- 若 ,则:
- 等价( 等价 经过若干次初等行变换,使得 (可逆))
- 有相同特征值、行列式与迹
- 有相同的秩
-
- e.g.
-
矩阵的相似对角化
-
若存在可逆矩阵 ,使 ( 为对角矩阵),则称 可相似对角化(此时有 )
-
判定 阶矩阵 能否相似对角化
- 充要条件: 有 个线性无关的特征向量
-
如果一个矩阵的特征值都是不同的,那么它一定可以相似对角化
-
如果一个矩阵每个特征值的代数重数(特征多项式中的重数)等于几何重数(对应该特征值的特征向量的维数)那么它一定可以相似对角化
-
如果一个矩阵的某个特征值的代数重数大于它的几何重数,那么它一定不能相似对角化
-
- 充要条件: 有 个线性无关的特征向量
-
把 相似对角化的步骤
-
求 特征值
-
求对应特征向量
-
令 ,则
-
-
-
实对称矩阵
-
实:矩阵元素为实数;对称:方阵,以主对角线为轴对称
-
特征值为实数;对应特征值为实向量
- 非实对称矩阵就不一定。如 对应特征方程为 ,对应的特征值为虚根。
-
互不相等的特征值对应的特征向量间两两正交
-
所有特征值的几何重数等于代数重数
-
-
实对称矩阵的相似对角化·利用相似矩阵
-
n阶实对称矩阵 必可对角化,且一定存在正交矩阵 ,使得
- 正交矩阵 的性质
-
- 正交矩阵 的性质
-
把对称阵 用正交阵 相似对角化的步骤
-
求 特征值
-
求对应特征向量
-
把 中不正交的矩阵正交化:
- 若 不正交,令
-
单位化所有特征向量,得
-
令 ,则
-
-
单矩阵关系
- 对合矩阵
- 幂零矩阵
- 对称矩阵
- 反对称矩阵
- 正交矩阵
- 初等矩阵 通过一次初等行/列变换就可以得到 的矩阵
多矩阵关系
等价
定义:
向量组等价:两个向量组能够相互线性表出 两向量组维数相同(包含向量数不一定相同)
矩阵等价:两个同型矩阵能够通过初等变换相互转化 两同型矩阵秩相等
相似
- 定义:
- 本质: 和 是在不同基中的同一个线性变换
- 判定:着眼于特征值与特征向量
- 【特征值相等】
- 矩阵的迹是否相等
- 矩阵的秩是否相等(求解行列式)
- 矩阵特征值是否相等
- 【特征值对应的特征向量相等】
- 和 的秩是否相等(看多重特征根)
合同
- 定义:
- 判定: 均为实数域上的n阶对称矩阵,则A与B在实数域上合同等价于A与B有相同的正、负惯性指数(即正、负特征值的个数相等)
[1.6.x] 二次型
-
二次型的矩阵表示
-
二次型矩阵的三要素
- 的主对角元素为平方项系数
- 的非主对角元素为交叉项系数的一半
-
e.g.
-
e.g.
-
-
化二次型为标准型
-
只有平方项的二次型称为标准形
-
配方法:
-
依次配方所有包含 的项
-
当所有项都为完全平方项时,换元(以 为例
-
记
-
在线性代换 下,得到标准形:
若 无法直接配方,先令:
-
正交变化法:
- 写出 的矩阵
- 求 的特征值
- 求 的特征向量
- 将特征向量中不正交向量的施密特正交化
- 所有向量单位化得到
- 得到正交矩阵
- 记 ,
- 在线性代换 下,得到标准形
-
-
正定二次型和正定矩阵
-
概念:对任意 ,对实二次型 有 ,称 为正定二次型, 为正定矩阵
-
为实对称矩阵 正定
-
二次型 正定 / 矩阵 正定的判定方法(主要)
-
的特征值全大于零(即 的正惯性指数==未知数个数)
- 正惯性指数:标准形中正平方项的个数
-
的各阶顺序主子式皆大于零
-
-
[1.7.x] 线性空间与线性变换
-
线性空间
-
定义: 是集合, 满足加法、数乘封闭
-
基(类比向量组的极大无关组)
- 中能线性表示 中任意向量的向量组 是一组基
-
维数(类比向量组的秩)
- 中一组基中包含向量的数目 是 的维数,记作
-
维实向量空间
- 所有 维实向量构成的集合,记作
- 维基本向量组 是 一组基
- eg. 一组基为
[Tip]
任意 个线性无关的 维实向量一定能构成 一组基[Tip]
方阵 满秩(),则 行/列向量一定能构成 一组基
-
向量在基下的坐标
-
设向量空间 有一组基 ,对于 中的任意向量 ,它可以表示为基向量的线性组合:
称 为向量 在基 下的坐标。
-
[Tip]
有无数组基 -
[Tip]
同一向量在一组基下坐标唯一,在不同基下坐标不同
-
-
过渡矩阵
- 同一向量空间下不同基变换使用的矩阵
- 设 下有两组基 ,其向量组分别记为 ,则 是 到 的过渡矩阵
- 若 在两组基下坐标分别为 称 或 为坐标变换公式
-
向量的内积、长度和夹角
- 设
- 内积:(点乘,相当于 )
- ,称 正交
- 长度:
- 单位向量:长度为1
- 单位化:
- 夹角:
-
正交向量组与正交基
- 正交向量组:一组非零且两两正交的向量组
- 正交基:基为正交向量组
- 标准正交基/规范正交基:基为正交向量组且每个基为单位向量
-
向量组的正交化和单位化
-